大学新生如何度过心理失衡期

时间:2017-04-06浏览:134设置

在大学新生入学后,或多或少会产生心理失衡的问题。导致心理失衡的因素首先是新生心目中的大学与现实中的大学发生冲突,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环境,尤其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同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导致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作为佼佼者的优越感冲突,也是导致问题产生的诱因。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不及时调整,会产生诸如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一般来说,这种因心理不适应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其存在时间因新生心理素质的好坏,而有长有短。有些新生因心理素质较差,又得不到外部支持,很可能需要长期调适才能适应,度过心理失衡期。有的还可能长期不能适应,而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和疾病的产生,有的甚至因此而退学。所以,应注重对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帮助其度过心理失衡期。

1、新生要正确认识、评价自我,给自己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扬长避短,发展自己

新生在中学阶段,一般为佼佼者,有着一种心理优越感。而入学后,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许多新生心理很难接受这一角色,从而导致心理失衡。

对此,新生首先要逐步接受已成为普通一员的事实,能够接纳自我。毕竟能进入大学的都是强手,强手在一起,应该说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都已成为普通一员,都应从头开始。新生应为成为胜利者的一员而高兴,而不是相反。

其次新生入学后,心理要有目标准备,经常要问自己“我来大学干什么”,“我在今后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有利于角色定位,适应新环境。

新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应积极与他人做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恰当地评价自我,发挥加强自身的长处,克服弱点,发展自身,这样会获得自信,减轻心理压力。对自己的评价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这样对自己有一个清楚全面的认识,才能准确地对自己进行重新的角色定位,也才能很快的适应新环境,克服心理失衡。

另外,新生在认识、评价自我时,也应对心目中的大学进行调整,使其回归到现实中,以减少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间的冲突而导致的心理落差和失衡。同时新定位的角色也只有建立在现实大学的基础上,才可能正确。

2、学会与人相处,调整人际关系

新生入学,常常会由于人际关系复杂,交往受挫而引发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相对于中学的人际关系,大学人际关系显得比较复杂。这主要是大学生来自祖国各地,生活习惯、家庭背景、性格、甚至语言等有一定差别,造成交往复杂困难。另外,在大学学习不再是唯一目标,大学生行为目标多元化,也是导致人际关系复杂难处的一个诱因。


返回原图
/